西成铅锌矿田由甘肃省西和县至成县的一些铅锌矿床组成的,简称为西成铅锌矿。矿田范围,东起徽县洛坝,西至西和县洛峪,东西长85km。南北宽15km,面积1275km2,累计探明铅锌储量超过1300万t(中国矿床发现史(甘肃卷),地质出版社,1996),而且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预测远景储量可达2500万t,是我国铅锌矿超大型矿田之一。
该矿区早在明、清年代即作银矿开采,有“日产万担砂、夜炼千两银”之说,现存老硐处处可见。
在西成矿田较系统的地质调查,始于40年代。从1940~1949年先后有叶连俊、关士聪、徐铁良、宋叔和、乔作木式、黄劭显等来此进行地质矿产调查。新中国成立后,从1958~1963年先后由中国科-🔥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天水队、甘肃地质局西秦岭地质队、天水专署地质局第三地质队等到此调查铁、锰、铅锌等矿产。60年代中期至1969年,陕西地质局区测队和第九地质队、甘肃地质局第七地质队等单位曾开展1∶20万区调及1∶5万路线地质测量和矿点检查,陆续发现并肯定了一批铅锌矿点,提出了进一步工作意见。
从1964年至今,主要是有色地质部门在这一地区进行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1964年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队,根据陕西凤太地区的八方山铅锌矿床的控矿规律,认为该区泥盆系含矿地层有向西延至甘肃境内之可能。于是组成了普查组进入甘肃,确定了徽县洛坝、成县毕家山等铅锌矿点进行普查找矿,并选定毕家山首先进行地表及深部评价,由此拉开了西成矿田地质勘探的序幕。1966年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决定集中力量由西冶一○六队(后划归甘肃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对矿田北部厂坝铅锌矿床进行深部勘探,1969年提交了勘探报告,探获铅锌储量380万t,为进一步扩大西成矿田找矿勘探奠定了基础。
1977年9月甘肃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现为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根据冶金工业部地质司指示,对西成矿田找矿评价作全面部署,编制了《甘肃省西成地区铅锌矿田找矿评价规划》(简称《规划》),作出对李家沟—向阳山、尖崖沟、邓家山—马家山、页水河、毕家山等矿床进行深部找矿评价的安排。组织一○六队、二队、三队、综合队等单位按《规划》进行大规模的地质勘查工作。并于1986~1989年组织开展了秦岭泥盆系铅锌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项目。
西成铅锌矿田的地质勘查从1964~1991年的28年中,有数以千计的地质工作者在这里进行卓有成效的地质勘查工作,成功地探明了这个超大型铅锌矿田。提交了厂坝、李家沟、毕家山、邓家山、洛坝等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普查、详查和勘探报告,为开发西成铅锌矿田,建设矿山进行采选冶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成果和成套地质图件。
矿山建设,由白银有色公司对厂坝铅锌矿进行矿山建设,1983年4月一期工程(露天矿)已正式开工,1988年基建已基本完成,接着二三期工程(井下)也陆续建设。目前,一个大型铅锌矿山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将成为西北地区的最大铅锌生产企业。
(1)地质概况 西成矿田地处西秦岭多金属矿带西段,属西秦岭海西-印支褶皱带的组成部分。矿田出露地层主要是泥盆系,外围有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矿田内的多数矿床产于中泥盆统,具有层控矿床特点。矿田构造线总体为东西向,主要褶皱为吴家山背斜。中泥盆统围绕吴家山背斜作环形出露,基本控制了矿田的展布。岩浆岩在矿田北部有大面积出露,如厂坝沙坡里、大山等花岗岩及黄渚关杂岩体,均侵入泥盆系中,可能属印支、燕山运动岩浆活动的产物。
(2)矿床类型及典型矿床 中国矿床专著(上册,1989、1994)将西成铅锌矿划为“产于海相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之列。在西成矿田既有属于这类矿床中的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厂坝式),又有较多的改造型铅锌矿床(毕家山式),这种两类矿床同时出现在同一成矿带或矿田内,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甚为少见,因此有其自身成矿特点,在最近出版的王集磊等《中国秦岭型铅锌矿床》(地质出版社,1996)专著中已有详细论述。
(3)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厂坝式) 以厂坝-李家沟矿床为代表。该矿床位于甘肃成县黄渚乡,处于吴家山复背斜北翼。含矿地层为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矿区北部及南部有中酸性侵入岩出露。矿床规模为超大型,累计探明铅锌储量达1000余万t,其中厂坝矿段380万t、李家沟矿段333万t(含矿段东延部分向阳山20万t),李家沟深部尚有远景储量200~300万t。
1.第四系,坡积中积物;2.中泥盆统西汉水组;3.厂坝矿区第五层;4.厂坝矿第四层;5.厂坝矿区第三层;6.厂坝矿区第二层;7. 厂坝矿区第一层;8.下泥盆统吴家山组林口段;9.石英片岩;10.黑云片岩;11.黑云石英片岩;12.黑云方解石英片岩;13.大理岩;14.白云岩;15.二长花岗岩;16.花岗闪长岩;17.花岗岩脉;18.花岗闪长岩脉;19.角岩;20.夕卡岩;21.矿体; 22.性质不明断层;24.相变界线;25.岩层产状;26.勘探线及编号
1)矿体规模:厂坝-李家沟矿床含矿层延长2200m以上。厂坝矿段有51个矿体,主矿体3个;李家沟矿段有83个矿体,主矿体3个,均产于黑云母片岩和大理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整合产出。厂坝主矿体:Ⅰ号矿体长960m,最大延深615m,平均437m,厚度0.7~71m,平均23.77m;Ⅱ号矿体长380m,最大延深680m,平均501m,厚度1~49m,平均19.22m;Ⅲ号矿体长500m,最大延深410m,平均339m,厚度0.45~39m,平均8.47m。李家沟主矿体:Ⅰ号矿体控制长1200m,延深230~730m,厚度1~38.43m,平均11.95m;Ⅱ号矿体长780m,延深240~500m,厚度1~20m,平均6.21m;Ⅲ号矿体控制长850m,延深150~530m,厚度1~15.41m,平均5.67m。
2)矿床平均品位:厂坝矿段,铅1.32%、锌7.04%;李家沟矿段,铅1.31%、锌7.34%。伴生银4.24~29.53g/t,镉0.0073%~0.3819%。
3)矿石组成: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及少量磁黄铁矿、毒砂、斜方硫锑铅矿等。矿石结构构造,有莓球状、针状、球状、半自形粒状等结构;块状、条纹—条带状、浸染状等构造。
4)围岩蚀变:大理岩中矿体有方解石化、黑云母石英片岩中矿体周围有绢云母化、硅化等。
(4)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毕家式) 以毕家山式矿床为代表,邓家山、洛坝也属于此类矿床。
毕家山铅锌矿床位于甘肃成县王磨乡吴家山复背斜南翼三架山次级背斜的东部南翼。含矿地层为中泥盆统西汉水组,含矿岩石主要为硅质岩,其次为硅化灰岩。矿区东部约2km处有印支期沙坡里二长花岗岩出露。
1.水泥盆统西汉水组毕家山矿区千枚岩,条带状泥质千枚岩;2.西汉水组毕家山矿区灰,灰白,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结晶灰岩; 3.碳质千枚岩;4.绢云方解千枚岩;5.绿泥方解千枚岩;6.条带状泥质灰岩;7.含矿硅质岩;8.硅质岩;9.矿体及编号;10.逆断层及编号;11.断层破碎带;12.向斜;13.倒转倾伏北斜
一类,矿体产于生物礁灰岩与千枚岩接触部位的硅质岩中,与围岩整合产出,以Ⅰ、Ⅳ号矿体为主,占该矿床铅锌总储量的86%。Ⅰ号矿体长1500m,呈鞍状向两翼逐渐变薄尖灭。北翼最大延深190m,一般厚5~15m,最厚达31m。Ⅳ号矿体长1100m,似层状、透镜状,延深45~370m,一般厚3~10m,最厚达25m。
二类,矿体产于生物礁灰岩中,呈透镜状、囊状、不规则状,与围岩整合或不整合产出。矿体最大者长750m,厚0.3~6.72m,延深20~150m。
三类,矿体产于千枚岩中,呈透镜状与围岩整合产出。
1)矿床平均品位:铅2.4%、锌4.95%,伴生银27g/t、镉0.07%、硫46%。
2)矿石组成: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黝铜矿以及少量毒砂、斜辉锑铅矿、斑铜矿、蓝辉铜矿等。矿石结构构造,有莓球状、自形—半自形粒状、他形粒状以及溶蚀、残余、文象、乳滴状等结构;有角砾状、似条带状—条带状、浸染状、块状、斑点状等构造。
3)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其次为碳酸盐化等。
邓家山铅锌矿床位于甘肃西和县,构造上位于邓家山背斜及磨沟背斜之中。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西汉水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次之。岩浆岩不发育,在矿区仅见印支期蚀变闪长岩脉出露。矿床规模为大型。最大矿体为1号和9号。其中,1号矿体已控制延长为4000m,延深300m左右,平均厚度3.6m,最厚为20m。平均品位:铅2.34%(最高达13.36%)、锌6.53%(最高41.53%)。9号矿体,已控制延长2000m,延深350m左右,平均厚度6.28m,最厚20.89m。平均品位:铅1.27%、锌4.27%、伴生银14.8g/t、镉0.016%、金0.1g/t。
洛坝铅锌矿床位于甘肃徽县柳林乡。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西汉水组及三叠系。北部出露印支期糜署岭花岗闪长岩,并有少量脉岩。矿床规模为大型铅锌矿。矿体主要产于洛坝背斜北翼近轴部生物礁灰岩顶部及上覆千枚岩内的生物灰岩透镜体夹层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硅质岩。根据围岩性质,矿体产出部位有3类:
1)产于生物礁灰岩中的矿体,呈透镜状、巢状,与围岩整合产出,局部呈脉状。矿体一般长200~400m,厚1.64~4.32m。
2)产于生物礁灰岩和千枚岩接触部位的矿体,一般呈层状、似层状,与围岩整合产出。有4个主矿体,长650~1350m,延深340~470m,厚7.06~8.87m,最厚49.66m。
3)产于千枚岩中的矿体,常与生物礁灰岩、硅质岩一起呈似层状、透镜状与千枚岩整合产出。有1个主矿体,长1350m、延深380m、厚7.06m,最厚32.65m。
4)矿床平均品位:铅1.35%、锌4.20%、伴生银25.09~33.74g/t、镉0.0152%~0.0346%,硫4.63%~7.25%。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前断言:“陇南是一个珍贵的复杂地区”。勘探表明,陇南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发展优势突出。全市有金属非金属矿产34种,矿产地445处。其中,资源明确、储量大、品位高、有开采价值的金属矿产有铅、锌、锑、汞、铜、金、锰、铁,非金属矿产有硅、大理石。
重晶石、石灰石、石膏等。其中西成铅锌矿带绵延300公里,金属储量近期1200多万吨,远期2000万吨,平均品位4.5-12%。它是中国第二大矿体。铅锌矿年产量为铅3.08万吨,锌12.95万吨。锑储量14.9万吨,为中国第三大矿体。探明黄金储量190吨,远景储量300多吨,探明储量400公斤以上的大中型矿床20多处。其中文县阳山金矿探明储量100吨,远景储量200多吨。礼县岩金近期储量27.8吨,远期储量50吨;文县砂金年产量占全省40%以上。
目前正在开发的主要成矿带有三条:一是西成铅锌矿带,横跨西和、成县、辉县三县,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7-22公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铅锌矿金属储量达1200万吨,远景储量200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是超大型铅锌矿带;二是西河雅湾锑矿带,金属储量14.9万吨,占全国的8%,居全国第三位。它是三百龙江和白水江盆地的金矿带,黄金储量超过70吨。是甘肃、陕西、四川“金三角”矿带的核心区,甘肃省重要的黄金开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