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于1976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前身之一为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195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将享誉沪上和大江南北的中医名家汇集起来,主要负责全市干部的中医公费医疗。当时门诊部享有声誉的中医名家有伤科石筱山、石幼山、佟忠仪;外科顾伯华;内科陆渊雷、严二陵、章次公、张凤郊、庞珏、程门雪;喉科张赞臣;妇科朱小南、陈大年;针灸科顾坤一、陆瘦燕、杨永璇、黄羡明;痔科闻茂康等。1954年、1956年门诊部两次向本市及北京新成立的中医机构输送中医专家29人,故"五门诊"被中医界誉为名中医的发祥地和摇篮。1976年1月,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和上海市中医-🔥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推拿门诊部、南昌路新针门诊部合并成立了岳阳医院。1993年医院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院,1995年8月医院整体搬迁至虹口区甘河路新址。1998年12月医院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转性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于2007年圆满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作,2010年牵头完成全国《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2012年以全国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复评审,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历程。
医院蝉联十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还曾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数字化医院示范点建设单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医院目前以大柏树本部为中心,与青海路名医特诊部、宛平南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为分部,形成"一体两翼"构架。设立GCP临床新药验证专科13个,设有31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辅助科室,核定床位900张。
院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针,保持和发扬传统中医特色,积极探索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模式,设专科专病门诊110余个。医院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重点专科,脊柱病、卒中、血液病、妇科、皮肤病、消化、心血管等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水平处于国内和上海市先进水平。医院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优势2012年1月建立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设立流派临床传承研究室和工作室,进行临床传承跟师计划。医院连续三十年开设膏方门诊,是上海地区具备膏方独立规范制作加工的医院,已成为上海地区中医膏方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之一。
医院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拥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上海市领军人才3名,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6名,上海市名中医14名,上海市东方学者3名。
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承担中医学5+3一体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具有博士招生点6个,硕士招生点13个;医院设有20个临床教研室、1个中医特色科室,教师156人,其中博导29人,硕导111人,教授23人,副教授33人;医院每年承担2400理论课时,400余人次本科毕业实习,600余人次硕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展了留学生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全英语教学等多层次中医药院校教育。作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立了标准化中医临床实训中心,每年承担300余人的临床规范化培训任务。每年承担30余项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十二五和十三五主编规划教材20部。近五年,医院坚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的临床教学原则,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加强中医临床教学改革创新,突出中医医学人才创新素质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荣获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上海市精品课程,1部教育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7个、教学成果5项、教学名师1人、金牌教师5人。-🔥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注重构建基础宽厚扎实,中西学科并重的卓越中西医学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具有开拓的国际视野,科学的知识结构,综合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协作精神兼备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医院本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占地面积67.27亩,拥有包括64排螺旋CT和双源螺旋CT、3.0T磁共振、大平板DSA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GMP认证的中药制剂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