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位于广州市珠江南岸、宝岗丘旁的海珠区政府旁边,地处海珠核心位置。医院创立于1904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 “三级甲等”医院,是暨南大学医-🔥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附属医院,也是中山大学、广东药-🔥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和广州医-🔥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的教学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学科齐全,重点专科优势明显,综合诊疗水平高。烧伤整形科是广东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广州市卫生医疗机构重点建设专项,也是广东省较大的烧伤整形治疗中心,曾三次创烧伤救治的全省记录。骨科是广东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建设专科、广州市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中心,该科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较早开展了运动创伤医学的研究,在运动创伤的预防和救治方面处于国内前沿。心血管内科和消化内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也是广东省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病区,设有独立的CCU病区。皮肤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是医院的特色专科。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设有独立的中心ICU病房,设计完全按国家规范化标准建设,抢救设施齐全。医院感染管理和用血管理规范。医院特需病房(VIP病房)可满足患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坚持“科教兴医”战略,设有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临床药学研究室、中心实验室等研究机构,配合临床开展科研工作,使得基础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效果显著。近5年来,我院承担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50多项,获得市以上科研成果奖十几项,在国际和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共300多篇。2007年,我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并获得了好评。医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8人,研究生的培养已渐成规模。医院还承担了暨南大学护理本科的教学任务。
广东省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梁季华
1985 年,医院原护理部主任梁季华同志因其在护理工作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荣获第30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是广东省第一位获此荣誉的人。梁季华一生未婚,她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护理事业。2001年,她逝世后委托亲属将毕生积蓄的10万元捐献给医院作为医院护理事业发展基金,南丁格尔精神将永远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发扬光大。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秉承“服务民众,造福社会”的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像,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质量上不断进取,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多次获“省百家文明医院”、“广州市先进集体”及“最佳服务单位”等光荣称号。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设有神经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泌尿系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烧伤整形科、骨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检验科等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烧伤整形科、骨科、康复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皮肤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科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建设单位,中医皮肤病科是广东省、广州市“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内科是医院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是医院特色专科。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有职工13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00多人,高级职称医务人员160多人,博、硕士研究生130多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8人。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开放病床1000多张,配有64排螺旋CT、1.5T核磁共振(MRI)、ECT、先进的多功能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机(DSA)、高档彩色B超、红外热成像仪、烧伤悬浮床,以及骨关节成像仪,可多维成像的G型臂X线机、大型X光机、乳腺机、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医疗设备。
1904年,广州马达臣医生、朱启良等,在广州筹建了一医疗救护机构,以红十字会名义开展医疗救护工作,此即为本院的前身。
1905年,由发起人马达臣等人正式成立“粤东赤十字社”,后改为“粤东红十字会”,备文呈清两广总督府咨部立案,不久即获批准正式注册。同年“粤东红十字会”迁至广州市河南(海珠区),改称“红十字会番禺分会”。会址设在广州市河南龙溪首约,并在会址设立一所名为南福医院的救治机构。
1923年医院改名为福民医院,由红十字会番禺分会管辖。
1978年11月,医院由广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恢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名。
1992年,医院被卫生部批准为全国16个临床药学试点单位之一。
1996年,医院开始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成为中山医科大学、广东药-🔥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和广州医-🔥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的教学医院
2000年正式挂牌为暨南大学医-🔥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第四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