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云南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2023-02-20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山川地貌奇绝壮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各族人民在这片富饶悠久的土地上共同生活、长期交往,不仅创造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滋养了种类繁多、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阿诗玛、遮帕麻和遮咪麻、牡帕密帕、四季生产调、格萨(斯)尔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云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梁河县 梁河县文化馆
Ⅰ-4 牡帕密帕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思茅市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化馆
Ⅰ-24 四季生产调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27 格萨(斯)尔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28 阿诗玛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馆
Ⅰ-63 梅葛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
Ⅰ-64 查姆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双柏县 双柏县文化馆
Ⅰ-65 达古达楞格莱标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州文化馆
Ⅰ-66 哈尼哈吧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元阳县 元阳县文化馆
Ⅰ-67 召树屯与喃木诺娜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
Ⅰ-74 司岗里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化馆
Ⅰ-74 司岗里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 西盟佤族自治县文化馆
Ⅰ-78 童谣(纳西族童谣)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Ⅰ-113 坡芽情歌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富宁县 富宁县文化馆
Ⅰ-119 目瑙斋瓦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州文化馆
Ⅰ-120 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文化馆
Ⅰ-121 阿细先基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弥勒县 弥勒市文化馆
Ⅰ-153 黑白战争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
Ⅰ-167 都玛简收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
声明:以上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云南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介绍
《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普通民众共享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是藏族等各族群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2006年5月20日,格萨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它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2006年,阿诗玛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2006年2月的一次文化普查中在坡芽村意外发现了“坡芽歌书”,经过专家考证,《坡芽歌书》上的81个图案具备了文字的性质,是我国活着的图画文字之一。《坡芽歌书》代代相传,是以原始的图画文字将壮族情歌记录在土布上的民歌集,共有81个图案,每个图案代表了一首情歌。整部歌集记录了一对青年男女从相遇、相知、相恋并白头偕老的情感历程。歌书在村里受到了很好的保护,目前全村能够认读歌书图形符号的人小到十几岁,长到85岁的村民。有学者把它称之为“天下第一部图载歌书”。2011年5月23日,云南省富宁县申报的“坡芽...情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目瑙斋瓦》融神话、传说、诗歌于一体,是景颇族的一部活的口碑历史,也是一部一代又一代地传诵和承袭下来的诗歌体裁的文学巨著。其音韵格律整齐,语言优美整齐。历史上,景颇族人民没有文字,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繁衍生存,主要靠口头传诵流传下来。“目瑙斋瓦”史诗,既是历代斋瓦们保存下来的宝贵史料,从中可以探索景颇族古代史的脉络。2011年5月,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申报的“目瑙斋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童谣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一种由特殊群体念唱、传播,具有特殊意义的民谣种类。童谣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历朝官修正史及杂传、笔记、小说中不乏童谣的记录。童谣主要有书面、口头两种传承方式,其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朴实自然,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优秀代表。童谣中积淀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 详细>>】
“阿细的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史诗,流传在云南弥勒市西山一带的阿细人民口头上,“先基”是阿细语“sei ji”的译音,为“歌”之意,是这一作品诗歌和曲调的总称。全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最古的时候”,叙述天地万物的起源和人类早期的生活习俗。第二部分“男女说合成一家”,记叙阿细人独特的婚姻和风俗习惯,具有传承意义。2011年5月,云南省弥勒县申报的“阿细先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都玛简收,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都玛简收》描述的是一个美丽的哈尼族女子简收出生、成长、谈情、逼婚、逃婚到流浪,最后回归天界的悲剧神话;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经历的讲述,同时传播了哈尼族人生产生活知识以及崇拜自然、亲和自然的思想观念。《都玛简收》给予人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带给人们丰富、神奇的艺术享受。这个神话以歌谣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具有较强感染力。 【 详细>>】
古老的东巴神话故事《黑白战争》与以现代艺术设计为基础的图像创作相结合,用黑白构成的方式诠释东巴经经典,是展示东巴文化视觉元素独特装饰性的实践,也是传承与发展东巴文化的艺术实践。 黑白为界,天地为家,激烈战争,凄婉爱情。史诗题材宏大,结构恢宏,故事奇异,主题深邃,意境深远,既不失英雄史诗的魅力,又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带有由原始社会末期向文明时期过渡转型阶段的典型特征,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研究价值。战争史诗《黑白战争》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详细>>】
《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是哈尼族非常有代表性的诗体叙事长诗,广泛流传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族碧约人聚居的所有村落。全诗共有十章,2000余行。哈尼族在传统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却有着丰富多彩、内涵精邃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学,从哈尼族的传统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哈尼族是一个具有开放精神的,善于汲取的,富于创造的,锐意进取的,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2011年5月,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申报的“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遮帕麻和遮咪麻,云南省梁河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遮帕麻和遮咪麻讲述了阿昌族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织地、创造人类,补天治水、智斗邪魔腊訇和重整天地的故事。史诗情节生动感人,性格鲜明,语言朴素清新。《遮帕麻和遮咪麻》产生于阿昌族早期,乃阿昌族先民为了感谢遮帕麻和遮咪麻的创世之恩,补天缝地、降魔降妖等多次挽救人类的大恩大德而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学。2006年05月20日,遮帕麻和遮咪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3万+ 76
【中国非遗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民间文学项目
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民间文学得以传承,有很多民间文学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民间文学名单,包括传统刘三姐歌谣、吴歌、济公传说、西湖传说、观音传说、满族民间故事、盘古神话、谚语等。
【中国非遗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舞蹈项目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舞蹈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舞蹈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舞蹈名单,包括秧歌 、土家族摆手舞、铜鼓舞、傣族孔雀舞、蒙古族安代舞、彝族三弦舞、龙舞、高跷等。
【中国非遗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医药项目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共同拥有的珍贵财富。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医医药,有很多中医技术和医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医药的传统医药名单,包括传统中医药文化、中医养生、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正骨疗法、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各少数民族中医医药等。
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创造了灿烂文化。你知道重庆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吗?maigoo网编整理了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川江号子、梁平木版年画、铜梁龙舞、木洞山歌、秀山花灯、四川竹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以下盘点了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的重庆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 ★★★
5.3万+ 32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