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458
项目编号:Ⅵ-97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
保护单位:磐安县文化馆
相传迎大旗与戚家军有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入侵,玉山人民深受其害。戚继光在义乌、东阳、磐安招募兵员、奋起抗倭。戚继光率义军高举龙虎大旗,指挥义军和村民壮勇与倭寇殊死搏斗,龙虎大旗于是成为戚家军战旗的象征。倭寇被击溃后,玉山人民为纪念抗倭英雄戚继光,遂迎起了“龙虎大旗”。
还有一种传说认为迎大旗与许真君有关。在磐安,许逊曾帮助茶农种茶、制茶、销茶,玉山茶农感其恩德,将他当作茶神来崇拜,尊他为“许真君”,或“真君大帝”。玉山镇马塘村纪念许逊的茶场庙建于宋徽宗年间,内有“真君大帝”匾额,匾额尚存;乾隆年间,茶场庙建成后,磐安民间便用迎竖龙虎大旗的方式纪念许逊。所迎旗帜的旗面之所以绘有龙虎,是因为许逊是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而“青龙”、“白虎”是道家的特色文化。
大旗主体由旗头、旗面、旗杆、拢耸(升)竹、旗索、旗叉和旗杠等七个部分构成。
旗头高1.5米,上半部分称“帽”,“帽”上插小旗一面,下半部分样子像是葫芦,用竹篾编成,外裹红布,插三面小旗,并编了流苏,系上飘带,迎风而飘如凤头摆动。旗面用300丈底色绸,由民间画师绘上龙虎、祥云、花鸟等彩色图案。旗杆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是一根直而长的大杉木,长15至18米,上半部分是一根特大毛竹,长15至17米,竹桩底部打通竹节,竖旗时将竹竿套在木杆尖上,连接处用九个铁箍固定,以防竹竿裂开。整根竹木旗杆长约33米。拢耸竹即撑杆,每根长12米,共36根,上端有小孔,用于系座绳,竖旗时系在旗杆上。大旗竖好后,拢耸竹分成伞形支撑大旗,并使用3条旗索系于旗头下的旗杆上,使大旗处于平衡位置。旗叉呈“丫”字形,在竖大旗时用于推动旗杆。旗杆在迎大旗时扛抬大旗用。
迎大旗有六个环节,依次为祭祀保平安、接旗头旗杆、穿旗面系拢耸竹与旗索、竖大旗、固定大旗、收大旗。其中,迎大旗的技术难度超过竖大旗,故用迎大旗指称整个竞技活动。每面旗需80至100名壮汉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方能竖起。
迎大旗在主要流行在磐安县的玉山地区,玉山镇、尚湖镇、尖山镇、九和乡、胡宅乡等地也有迎大旗的传统。
迎大旗的旗大得惊人,如岭干村的大旗经过丈量,旗杆长达33米,旗面面积达579.80平方米,旗面绘彩色图案,旗头新颖别致,饰有流苏飘带,如彩凤点头,华美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