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密集,但三地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根据《京津冀教育蓝皮书:京津冀教育发展报告(2021~2022)》,京津202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273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办学合作;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部属高校已对口帮扶河北10所县域高中;15所职业院校开展跨省单招和中高职联合培养;三地高校共建16个高校联盟,河北51所协同创新中心,教育协同发展在河北蹄疾步稳,成效明显。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缩小地区间教育差距,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三地优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融合,也为地区发展提供了智力、人才支持。
10月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了2023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联合发布了《京津冀教育发展报告(2021-2022)》。在面向2035推进全国教育现代化的启动期,立足“十三五”时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教育发展成果的回顾反思,研判未来15年的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对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蓝皮书面向2035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服务功能、强化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切实提高教育服务水平与能力,实现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为战略目标。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是一项涵盖了经济建设、交通物流、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战略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知识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引领区域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的绝对领导力,因此,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不仅可以将北京的优秀教育资源往天津、河北运输,长久发展也会有益于当地的建设。
教育协同发展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必然要求,是产业升级转移的前提基础,是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创新体的内生动力。